毋庸置疑,这次巨大的震灾,不是汶川的灾难,是所有中国人的灾难。伴随死伤职员数字的攀升,灾情更多披露,救援工作的艰难行进,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,我感觉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工作所有变得都不那样要紧,唯一要紧的是,自己能为灾区做些什么,在他们最最需要的时候。
在生命抢险过后,非常快面临全方位的救援,经济、医药、公共交通、房子重建、电力、通讯,同时也势必包含心理救援、教育救援。就此,我发表以下个人浅见:
灾后儿童心理面临的最突出的考验:
安全感
猝不及防、地裂山摇、无处可逃的震灾,让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会陷入巨大的恐惧,儿童更是这样。在生命的巨大威胁面前,安全感成为大家第一需要。
无助感
在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,人类有很多无奈之处。当大大家都处于无措,孩子会愈加感到无助。
归属感
家园的丧失,亲人或者师友的死去,特别是爸爸妈妈双亡的孩子,会紧急缺少归属感。
悲伤感
不需多言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
空虚感
亲人、师长、同伴的死伤,生活、学习秩序的中断,房子、财物的受损,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。
迷茫感
家园尽毁,亲友痛失,混乱嘈杂,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,何时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?自己需要面对的是什么?下面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?种种暂时没确定答案疑问都可能让孩子产生迷茫。